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空间导航对人类和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导航行为依赖于多个脑区对多种空间信息的编码和处理。以自由导航猕猴为实验对象,我们聚焦海马、额叶皮层、压后皮层和后顶叶相关脑区,发现这些脑区对不同空间信息的差异化、层级编码。相较于啮齿类动物,猕猴有其独特的空间表征。本报告也将讨论不同种类空间信息表征的相互联系以及潜在转换机制。
讲者简介:毛盾于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加拿大莱斯桥大学,获神经科学博士学位。2017年至2021年先后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和纽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6月起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担任研究员,成立神经动态与认知研究组,主要以猕猴为实验对象,研究空间认知和记忆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