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论坛拟专注于新型高速总线(如CXL)扩展的内存池化技术,论坛主题将涵盖但不限于1)新型总线技术及其在内存池化中的应用;2)基于新型总线的内存池构建关键技术;3)基于大内存池的计算资源、内存资源、存储资源的调度与管理;4)内存池化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针对上述这些议题,本论坛将邀请领域内专家共同探讨现有的研究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及其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王芳
华中科技大学
王芳,教授,博导。现任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存储所所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信息存储研究部执行主任,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分布式存储、并行文件系统、键值存储、基于新型器件的存储系统、图数据存储与处理等。先后主持完成多项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金委面上项目等,作为核心骨干承担完成2项973项目、863重大项目课题、基金委重点项目等。主持或参与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验收为优。在国内外重要期刊IEEE TC/TPDS/TN、ACM TACO/TOS等及INFOCOM、ICDE、VLDB、DAC、MSST、DATE、HPDC、ICDCS、COLING、IWQoS等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50余项发明专利。2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次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次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2020华为奥林帕斯先锋奖。
谭玉娟
重庆大学
谭玉娟,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新型内存系统与智能存储系统相关研究。承担国家某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某创新特区主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IEEE TPDS/TCAD/TC及FAST、DAC、MSST、DATE、IPDPS、ICCD、ICCP等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30余项发明专利,成果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陆游游
清华大学
陆游游,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存储系统,在FAST、OSDI、SOSP等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得NVMSA’14最佳论文奖、MSST’15最佳论文提名奖、SIGMOD’23研究亮点论文奖。研制高性能文件系统SuperFS,部署于鹏城云脑II,蝉联世界超算存储IO500榜单第一名(目前仍位居第一)。担任FAST、USENIX ATC、EuroSys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曾入选CCF优博、首届中国科协青托工程等计划,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获省部级奖两项。
报告题目:网络互联内存:面向高速互联的统一大内存系统探索
报告摘要:在面向智算的计算机架构中,存储层级越来越深,包括GPU内存、主机DRAM内存、远程CXL内存、主机SSD存储以及远程SSD;网络与互联技术发展迅速,包括RDMA、CXL等。这种变化对统一的内存访问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报告主要汇报了我们课题组在统一大内存系统设计方面的探索,内容包括:(1)网络互联内存的设计探索;(2)GPU和CPU内存互联的缓存设计;(3)CPU内存与SSD存储协同的设计等,并讨论新多层级内存与高速互联环境下的未来展望。
刘海坤
华中科技大学
刘海坤,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 湖北省杰青获得者。201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毕业,先后在美国、新加坡开展访问交流和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新型内存和存储系统、云计算等。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在包括ASPLOS/ISCA/HPCA/DAC/SC/ICS/ HPDC/TACO/TC/TPDS等计算机重要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及领域主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华为奥林帕斯先锋奖各1项。
报告题目:基于高速互连总线的大内存系统
报告摘要:大数据、AI大模型等新型应用在当前的计算架构下面临内存扩展的巨大挑战。基于高速互连总线(如CXL/UB)的内存池化是实现大内存系统的基本途径。然而,该内存架构对体系结构、系统软件、编程模型都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报告将从内存扩展卡控制器设计、分布式内存管理、及应用场景等几个方面探讨设计基于CXL大内存系统的关键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吴晨涛
上海交通大学
吴晨涛,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州立)大学双博士。CCF体系结构专委会常委,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存储专委会主任。研究方向主要为云存储、大数据存储系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在IEEE TC、IEEE TPDS、ATC、HPCA、DAC等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荣获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8年和2022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21年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阿里巴巴优秀学术合作项目、2022年华为火花奖、IEEE TC 2019 Spotlight Paper、ICCD 2020 Best Paper等奖励。
报告题目:数据中心内存故障预测的研究
报告摘要:当前数据中心中,云计算、大数据系统需要用到海量的内存设备,但内存设备的故障会导致系统宕机和服务的不可用,极大影响上层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如内存数据库、大模型等)的平稳运行,给系统运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报告针对大规模内存设备故障预测算法开展研究,提出了高效的DRAM等内存设备故障预测的方法和分级容错机制,以提高数据中心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的可靠性。
陈志广
中山大学
陈志广,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大规模存储系统、并行与分布式计算、高性能计算与超级计算机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企业横向项目5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奥林帕斯先锋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PPoPP、WWW、TC、TPDS、TOS、TACO等CCF A/B类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项,参与编写教材3本。
报告题目:面向内存池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报告摘要:以CXL为代表的统一内存总线技术将带来超算体系结构的巨大变革,基于统一内存总线的节点间内存共享为I/O子系统的重构带来契机。我们探索了面向超算的内存池分布式文件系统,针对超算系统中作业运行的动态特性设计了可伸缩的文件系统架构,探索了内存池地址空间管理方法和基于内存池的元数据管理方法,设计实现了内存池分布式文件系统,并针对典型应用框架优化了数据访问接口。实践表明,基于面向内存池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对缓解超算应用的I/O瓶颈和作业间的I/O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郑龙
华中科技大学
郑龙,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模型、图计算、数据流等新兴领域体系结构方向研究,发表ISCA、MICRO、HPCA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70余篇,主持有国家优青、湖北省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等。
报告题目:基于CXL的大推荐模型近存计算系统
报告摘要:CXL为满足复杂负载大算力、大存力需求带来了新的机遇,但CXL大内存异构环境因有限带宽使得其在处理以大推荐模型为代表的新兴应用时效果不佳。围绕大推荐模型等新兴应用的核心挑战,报告将探讨CXL计算环境下的近存计算架构及其运行方法等关键技术。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