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据公安部统计,截止 2023 年我国现有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 3.36 亿辆,汽车驾驶人 4.86 亿人,仅 2023 年全国新增机动车 3480 万辆,新领证驾驶人 2429 万人。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 6 万人次,其中因驾驶员非正常驾驶(疲劳驾驶,注意力分散驾驶等)导致的事故占死亡事故的 30%,尤其是在重大交通事故中这一比例更是急剧增大至 70%。通过对驾驶员复杂生理心理状态进行监测,提供反馈和预警,从而减少乃至避免交通事故的产生,对于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4 年 1 月,工信部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 7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脑机接口作为创新标志性产品进行布局,并明确提出“研制一批易用安全的脑机机接口产品,鼓励探索在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典型领域的应用”的发展需求。本报告将从被动式脑机接口的原理介绍,拓展至驾驶过程中的脑机接口应用,具体针对驾驶员复杂心理状态检测(以驾驶疲劳为主)以及智能车机交互 2 个场景进行介绍,并对脑机接口在智能驾驶中应用的前景进行展望。
讲者简介:孙煜,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助理。专业特长为神经工程与脑机接口;在被动式脑机接口系统研发和生物医学信号分析等领域,已发表 SCI 期刊论文 90 余篇 ,其中第一 / 通讯作者论文 70 余篇(10 余篇入选国际获奖 / 封面 / 焦点论文),国际会议论文获奖 3 次。先后荣获 2023 斯坦福大学 World Top 2% Scientists,中国工程院颁发的首届“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称号,中国心理学会脑电相关技术专委会颁发的 “瀚翔青年科学家奖”,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称号;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电子信息学会自然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