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名誉院长。现兼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国际高性能计算(亚洲)常务理事。陈国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等。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20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被国内外广泛引用、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吴立新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崂山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长期致力于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地球系统观测、模拟与预测研究。
漆锋滨,CCF会士,常务理事、高性能计算专委会主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研究方向: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有突出贡 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山东 省物联网协会会长,中澳国际健康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山东省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山东省信息化专 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持完 成的科研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 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组织编写国家标准3部。
魏志强,教授,博导,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国家发改委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中心主任、教育部深海与地球圈层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海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主持建设EB级海洋大数据平台和海洋大数据与智能超算产业园,主持863、国家重点研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在海洋大数据领域顶级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海洋大数据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海洋国家实验室卓越科学家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称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智能计算与智能信息系统领域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岳国峰,崂山实验室组建领导小组成员,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理学博士。
研究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校长(副院长),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超级计算、云计算、大数据和软件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创新工作。先后主持或为主承担国家 级、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获山东省科 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 术三等奖1项。先后荣获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及“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 称号。
CCF会士,常务理事、高性能计算专委会主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研究方向: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并行计算方法与软件、网格计算技术。1983年7月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骨干研究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编撰国际会议文集2部。199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和网络安全方向研究,任新一代银河、天河总设计师。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基金、预先研究等多个项目的研制。先后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求是杰出青年奖、中创软件人才奖、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奖、中青年科技奖等,并入选万人计划、卓越人才、长江学者等。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物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于敏数理科学奖、冯康科学计算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实用工程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是中物院首届杰出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现担任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被聘为全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会士,IEEE Fellow,华中科技大学“大数据技术与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十三五”“云计算与大数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副组长、“十四五”“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组长、“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副组长。湖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等、云计算与大数据。
民主党派,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高性能计算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并行算法与软件、并行计算模型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包括PPoPP(国内首次连续两年在PPoPP上发表学术论文)、SC(国内首次同一年度两篇论文)等CCF A类会议和Proceeding of the IEEE、TPDS、TACO等A类期刊。出版专著三本,译著八本,专利4项,软著8项。谷歌引用1474次,H-Index指数19。1998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2000年和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2016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年首届CCF青竹奖获得者,2017年中科院科教成果一等奖,2017年中科院杰出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7年度国际艾奇奖,2021年ACM戈登贝尔奖提名。
研究员、博导、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参与了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包括曙光4000/5000/6000/7000系统研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包括CCF A类会议(SC、PPoPP、PLDI)和Nature子刊等,曾任IEEE TPDS编委和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和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ACM SIGHPC China 副主任、国 际高性能计算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常务委员和高性 能计算专委会常务委员、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系统 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学软件分会 会员、IEEE/ACM会员、CCF高级会员、CCF出版工委委员、《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编委、《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专栏主编。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芯片、系统和应用 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并行计算机系统相关的 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得技术发明专利授权和软件登记 14项,出版教材1部,译著1部。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20余项科研和 教学奖项和荣誉,其中两次获得超算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提名,两次获得“中 国超算年度最佳应用”奖。
贾东宁,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青岛海洋科技中心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专委执委,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高专委副主任委员。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市级科技奖项四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高性能计算专项课题(涉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五项。参与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十一项。获省政府山东海洋强省突贡个人荣誉称号。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神威系列智能计算机常务副总设计师,长期从事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及应用支撑软件的研究工作,在科学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并行算法、应用支撑软件和软硬件协同设计工作中成效显著。带领团队研发的神威量子模拟器,获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青年人才”,“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济南超级 计算技术研究院院长,兼任济南市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山东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与智能计算专业 委员会副秘书长、济南市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秘书长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云计 算、人工智能方向科研工作,主持或为主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核高基、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 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曾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计算 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2019年被评为首届“影响济南”科技人物称号。
谭华,高级工程师,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总裁,,主要从事海洋观测装备研发工作。获得“青岛拔尖人才”称号,入选“鳌山人才”杰出工程师培养计划,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五项。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兼任山东省数字经济协会会长,山东省商用密码协会监事长,山东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主持的项目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
博士,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CCF高专 委常委,CCF YOCSEF主席(2019-2020),TEEC清华企业家协会成员。 1993-2002年于清华大学获流体力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在荷兰TUDelft访问学者一年; 2016年至今为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GFD全球金融博士生、日内瓦大学财富管理博士生; 2002-2005年,任联想集团高性能服务器事业部方案处经理、副主任工程师; 2005-2010年,任英特尔中国高性能计算架构师、资深性能优化工程师; 2010年起,任并行科技CTO、CEO、董事长; 2011年作为创始合伙人,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北京市怀柔区政府共同筹建北京超级云 计算中心,助力中国科技和科研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副所长,ACM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计算、性能评测和编译优化等。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SC、ICS、PPOPP、ASPLOS、MICRO、OSDI、ATC、IEEE TC、IEEE TPDS等。研究成果获IEEE TPDS 2021最佳论文奖、IEEE CLUSTER 2021最佳论文奖、ACM ICS 2021最佳学生论文奖等。担任NPC 2018程序委员会主席、IEEE Cluster 2021领域主席、SC 2022领域副主席,SC、ICS、PPOPP、PACT等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IEEE TC、IEEE TPDS、IEEE TCC等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担任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教练,指导的团队十三次获得世界冠军。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盟玛丽居里学者。2002年和2006年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系获学士与硕士学位。2006年至2012年在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研究师,其间主要研究领域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高性能算法。2016年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获计算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值线性代数和并行计算,其中尤其关注稀疏矩阵的数据结构、并行算法和软件。研究工作发表于SC、PPoPP、ASPLOS、DAC、ICS、IPDPS、ICPP、TPDS、JPDC、FGCS和Parco等重要国际会议和期刊。担任TPDS、SISC和TKDE等多个重要国际期刊审稿人,以及SC、ICS、IPDPS和ICPP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08年初在北京大学建立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复杂流场数据可视化,高维/时空数据,交通、社会媒体数据的分析,可视化的快速构建方法。高动态范围可视化的工作获得2005年IEEE VIS大会最佳应用论文奖。2013年来指导实验室团队十余次在IEEE VAST可视化分析挑战赛中获奖。数十次担任IEEE VIS, EuroVis, IEEE PacificVis等国际可视化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IEEE VIS大会17年论文共同主席(SciVis),21年论文领域主席。创建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ChinaVis)大会。中国计算机学杰出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
苏亮,留美博士,高级工程师,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TO,主要从事主要从事海洋数据信号分析方法研究,参与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八项。
理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2年于山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国家超 级计算济南中心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及应用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工作。研究方向并行计算、超算 互联网、复杂材料和生物体系的数值模拟和大数据分析等。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译著1部,获山 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市场营销与心理学硕士,会展策划师职业 资格证。拥有16年市场营销实操经验,在市场营销、品牌策划、数字营销、媒体推广、项目运营和公 共关系方面有一定独到经验。2014年入职并行科技,主要负责公司市场营销工作,曾带队七届 HPCChina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十届PAC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和六届国产CPU并行应用挑战赛项 目运营。关注并积极参与高性能计算人才培养与选拨。
孙蒙,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党群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硕士。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助理,目前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信息智能处理相关方面的研 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高基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 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长江学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岳麓学者"二级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大数据、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研究。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论文引用9000余次。主持参与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发工作,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973/863项目等13项。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1),2013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1年CCF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1),2018年CCF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1),2016年荣立三等功。是中央军委科技委生物交叉立项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会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CCF计算机应用和生物信息专委副主任和YOCSEF总部AC委员、CCF高性能计算专委常委、大数据专委常委、区块链专委委员,CCF杰出会员和杰出讲者、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长(发起人),担任2个SCI期刊执行主编和多个国际国内期刊副主编等。
负责2023大会整体实施与运营;2020、2021、2022、2023连续四年负责CCF HPC China组委会运营统筹工作。2015-2018年,曾任北京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众多大型国际会议组委会主要负责人, 统筹论坛、展览及相关活动版块工作。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大规模并行应用优化、并行算法和并行计算模型。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